Skip to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地圖裏的中國﹣十六至十九世紀

展覽簡介

香港科技大學圖書館定於本月十五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於大學圖書館畫廊舉辦「地圖裏的中國 – 十六至十九世紀」展覽。

是次展覽展出科大圖書館珍藏的古代地圖。地圖繪製日期由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不等,具有很高的藝術及歷史價值,從中可以看到古人對中國及附近區域地理環境的認識與日俱增。

展品包括著名地圖繪製家的製作。第一幅西方繪製的中國地圖出自奧地利烏斯手筆,以葡萄牙著名地圖繪製家巴布達的勘察為繪圖基礎,一五八四年在比利時安特衛出版。十年之後,林索登參照葡萄牙航海家的報告,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這個地區的航海圖,是當時最具權威的同類航海圖之一,也是以印刷方式記錄當時葡萄牙人對中、日海岸線研究的最早期文獻之一。

一五八二年到達澳門的利瑪竇,對歐洲的中國地圖學影響深遠。他最出色的作品,是一六零二年在北京繪製的多頁掛牆萬國輿圖。他沿著亞洲的太平洋海岸盡下地圖的本初子午線,中國於是仍然佔據世界的中央位置。一六五五年,荷蘭地圖製作家布洛出版了意大利耶穌會教士馬提尼繪的《中國地圖》,也是一份重要文獻。事實上,耶穌會教士在中國地圖繪製學上一直貢獻良多,十七世紀末葉意大利科洛內尼的作品就是明證。

馬提尼的《中國地圖》繪製後將近一百年,才出現新一代的地圖。一七一八年,耶穌會教士應中國國君之請,重新考察了中國的地理環境,達安維爾他們考察的結果,繪成一七三七年出版的《最新中國輿圖》。這些地圖載有中國邊遠地區的詳細考察資料,其中的高麗地圖,是高麗獨立成圖的最早期作品之一;而西藏、不丹地圖,也是這兩地區見於西方印刷的最早期作品。

十七世紀末,由於英國東印度公司藉著澳門這個葡萄牙殖民地和廣州發展茶葉貿易,珠江三角洲地圖的繪製更趨準確。又一八四一年香港開始發展,加上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初期中國與歐洲列強多次衝特,進一步促進了航海圖以及珠江口要點地圖(特別是廣州地圖)的繪製工作。此外,一八四三至四四年中國權據條約把沿岸的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劃為港口,也刺激起繪製中國沿岸地圖的興趣。

我們希望這些深具史學、地圖學價值的文獻,憑其清楚生動的圖像,能夠幫助現在和未來的學生進一步了解中西文化交流的悠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