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沙飛:戰爭中的人文攝影師 (1912-1950)

學術研討會 (相片)

 

                                              日期: 2017年4月6日(星期四)

                                              地點: 圖書館地下四層多功能室

                                              時間: 第一場 (1:30–3:15 pm)
                                                       捐贈儀式 (3:30–4:15 pm)
                                                       第二場 (4:20–5:50 pm)
                                                       圓桌討論 (5:50–6:30 pm)

 

 

議程

主持人:常成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助理教授)

 

第一場 (1:30–3:15 pm) (錄像)

1. 沙飛和他的抗戰題材攝影作品 (論文)   (PPT 展示文件)

司蘇實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 沙飛影像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摘要】發端於抗日戰爭前後的紅色影像在中國攝影史,乃至世界攝影史中都越來越引人注目,沙飛是這支隊伍的開拓者。由于思維方式不同,東方人與西方人在美學理念方面存在著不小差異,攝影術的出現使這種差異得以突顯。中國人嘗試用傳統繪畫的理念改造攝影,以使它體現中國人的美學追求,但這種追求的致命弱點,在於淡化了攝影術最基本的記錄特長。沙飛的出現,將這種探索推進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沙飛最著名的攝影作品《戰鬥在古長城》系列,在長達70餘年的歷史長河中被不同政見、不同國界的人群廣泛使用,並且十分罕見地從未消失,說明他的探索得到了普遍認可。沙飛的成就不限於此,他以後的探索,使攝影術真正實現了中國攝影人所夢寐以求的,在不損害攝影術寫實特長的前提下,很好地體現出在中國傳統美學理念影響下的獨特風韻。通過在戰爭年代培養的弟子、創建的完整攝影組織體系,沙飛成功地將這些經驗廣泛傳播,在中國攝影領域獨樹一幟。人們今天能夠見到的中國抗戰攝影作品大多出自他們之手,曾為中國的抗戰發揮出獨特的能量。

2. 沙飛與戰時攝影機制的生成

高初 (中國美術學院 中國攝影文獻研究所主任)

【摘要】中國的攝影在戰爭爆發、民族危亡的特定的歷史情況下,攝影的意義系統從拍攝者轉向觀看者,攝影的評價效果也在於對於觀看者情緒的觸動和行動的激發。這一拍攝者和觀看者的主客體轉換,意味著攝影的主體與觀念、題材與語言、媒介與現場都發生了意味深長的置轉和重組。「作為儀式的拍照」和「革命時期的宣講式的觀看」成為自戰爭時期至新中國,乃至今天我們討論中國攝影的兩個核心概念。在這一過程中,沙飛「武器論」的提出和展覽、畫報、攝影網的戰時攝影機制發揮了巨大作用。

3. 鏡頭裡的默者: 沙飛未發表作品與抗日戰爭動員

高崢 (美國馬里蘭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James Z. Gao, University Maryland

【摘要】本文將使用視覺文化的材料,討論中國抗日戰爭的民眾動員問題。本文從解讀中國革命攝影家沙飛未曾發表的幾幅攝影作品切入,探討視覺文化所揭示的歷史真實和含意。沙飛這些作品中主角是歷史文獻中的默者,他們未曾出現在當時的新聞報道或雜誌頁面, 有的曾被剪輯或黑化, 因此未產生即時的宣傳鼓動作用。但它們生動地記錄了中國民族戰爭動員的各種活動和機制, 包括共產黨如何利用國民黨的政治資源,如何調動婦女兒童的參與,士紳階級的作用如何,國際友人的真性情是什麼,以及中國農民在鄉村的貧困境地及宗教迷信儀式中表達出來的無奈,悲憤,勇氣,和敬畏。以往中美學者對於抗日戰爭的民眾動員的研究,集中在農民民族主義,共產黨組織能力,社會改革遠動等方面, 而沙飛的攝影作品,顯示了人文主義的關懷,豐富了我們對中國抗日戰爭的理解。最後,本文也將討論視覺文化的一個問題,即攝影者的「個人瞬間動機」與「體制化觀念」之間的對話,進而探索沙飛攝影作品的文化審美和歷史檔案價值。

 

捐贈儀式 (3:30–4:15 pm) (錄像)

(圖書館地下唐炳源及唐溫金美展覽廳)

主禮嘉賓: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史維教授

 

第二場 (4:20–5:50 pm) (錄像)

1. 魯迅葬禮中的沙飛和司徒喬:兼論抗戰之前中國藝術界的媒介競爭現象

蔡濤 (廣州美術學院藝術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摘要】本文關注沙飛攝影生涯的三個特點:第一是身份焦慮,他經常強調攝影的藝術屬性,到晉察冀邊區之後,他還保持著這種焦慮。第二是作為藝術家的媒介偏好,以往只是關注他是一個攝影師,但現在我更願意將他十年報務員的經歷納入,包括北伐從軍和在民用電台的經歷。電報是很關鍵的媒介,沙飛會因為這樣的職業經驗,擁有了怎樣的一種媒介敏感性?所以我把電報、畫報和攝影聯繫起來考慮。第三,1936年的魯迅葬禮是一個很特別的事件,沙飛通過這個事件,他的整個人生都改變了。我特別關注到這個場合中媒介競爭的現象,這是一個綜合性、跨媒介展演的公共舞台,對此後政治宣傳模式的影響巨大,想要理解沙飛的藝術價值觀和藝術家身份意識的話,我們離不開對這個舞台的考察。

2. 沙飛攝影的人文擔當 (PPT 展示文件)

楊克林 (抗日戰爭史研究者、香港自由撰稿人)

楊一舞 (上海音樂學院 藝術管理系學生)

【摘要】沙飛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懷有強烈的「以天下為已任」和「匹夫有責」的人文擔當。國難當頭,他挺身而出;烽火硝煙,他勇往直前。他的攝影作品對他所處的時代及社會生活作了廣泛而深刻的寫真。他對攝影無比熱愛並高度認知其作用,照相機成為他有力的武器;他既敢於標新立異,又鍥而不捨地埋頭苦幹。「人在底片在」,「人與底片共存亡」是沙飛的名言。沙飛不僅是一個人,更是一種精神和歷史遺產。

3. 一套從美國回來的抗戰影集背後的故事──晉察冀影像、軍調處與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交匯

高大鯤 (努比亞品牌聯合創始人,努比亞公益基金會秘書長)

【摘要】1946年5月前後,內戰爆發前夕,一套晉察冀根據地最精華的紅色影像從張家口洗印出來,這套由沙飛和戰友們拍攝的百餘幅作品帶著重大的使命要前往美國。它是如何帶著由共產黨﹑國民黨和美國軍方組成的軍調處的歷史烙印,後又到了美國左翼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手中,直到1970年代又重新在美國出現。七十年後,這套抗戰攝影作品又重新回到了中國。收藏家高大鯤將帶你一起探尋這些攝影作品與歷史人物與事件的交匯,逐步揭開這段塵封七十年的歷史。

 

圓桌討論 (5:50-6:30 pm)

沙飛女兒王雁與各位報告人

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