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三年零八個月:日佔時期的香港

前言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是香港二戰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在日軍統治的三年零八個月中,香港飽受戰火蹂躪,市民生命朝不保夕,生活彷徨無助。本展覽展出一些當時的圖片、文件、報刊、以及貨幣等,讓我們得以窺探先輩艱辛歲月的一鳞半爪。

感謝鄭寶鸿先生慷慨借出大部份展品,其中包括日軍進城的照片,反映當時區政措施的離港證、住民證、家屋登錄及租單等,顯示日化政策的名稱更改的圖片,歌頌日本軍國主義的雜誌,以及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貨幣、糧食、水務、交通、郵政、娛樂等文件。

我們亦要多謝東江緃隊歷史硏究會允許我們複製一些珍貴文件,讓我們可以展示香港民間抗日運動的一些事蹟。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告投降,英軍重臨香港。部份展品如郵件、照片及文件等,顯示港人的苦難已經過去,香港踏上復興之路。

我們冀望通過這個展覽,讓科大學生和香港市民了解港人那三年零八個月的痛苦經歷,能夠以史為鑑,珍惜前人的努力,發揚港人堅毅不屈的精神。

1941年12月8日——淪陷前夕,香港景象

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大批內地民眾湧進香港。香港人口從1936年的84萬,激增至1941年淪陷前夕的160萬,27萬難民露宿街頭,糧食、醫療、就業、生活等都大受影響。

1941年12月初,香港已被戰雲籠罩,港府加緊疏散外籍僑民,同時召集義勇軍及後備警察等民間防衛組織。

1941年12年8日至25日——香港失陷,英軍投降

12月8日,日本向英美宣戰。日機轟炸啟德機場及港九數處,九龍及新界於12月12日相繼淪陷。日軍於12月18日晚上登陸港島,經過多塲慘烈的攻防戰後,12月25日黃昏,港督楊慕琦向日軍投降,結束十八天的交戰。港督府的米字旗換上日本太陽旗,日軍隨即實行戒嚴和宵禁,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歲月正式開始。

1941年12月2日至1945年8月1日——日佔時期,黑暗歲月

日本佔港後,處心積慮要將香港變作長期「日本固有領土」,地區行政設置改用日本體制名稱,以天皇年號紀年代替公元紀年制度,英國法律被宣佈無效,大力推行日本化和極力宣揚「大東亞共榮圈」,並瞬即推出軍票和港幣一同流通,禁止使用其它外幣。1943年6月1日起,港幣亦被禁止使用。

香港街名、地名和一些建築物大多改用具有日本色彩的名字,例如:港島的干諾道改為「住吉通」,德輔道改為「昭和通」,西環改為「山王區」,太子道改為「鹿島通」等等。一些地標性建築也改換名稱,例如:兵頭花園(動植物花園)改稱「大正公園」、半島酒店改名「東亞酒店」、賽馬會改名「競馬會」等等。商店招牌大多加上日文,取消英文名字。

日本在香港實施高壓政策的同時,還向在港中國人灌輸日本帝國意識和價值觀,將日本慶典節日列為香港假期。日本佔領當局亦在香港各部門、機構和學校提倡日語,強迫中小學教授日文和日本史,採用日本曆法,傳揚「大和文化」力量。

在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裏,香港人口由160萬劇跌至60萬。超過四份一民房毀於戰火,到處頹垣敗瓦,滿目瘡痍;工商百業癱瘓,居民度日如年。

1945年8月15-31日——日本投降,香港重光

1945年8月6日及9日,美軍先後向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自知大勢已去,日本天皇於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8月30日,英軍重臨香港。翌日,英軍總司令夏愨少將擔任港督,並成立軍政府,結束日本在港三年零八個月的統治。